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回到明末当国公

第七章 条陈(1/3)

目录

“于沐家庄户中拣选13岁到15岁半丁三百,对外说招收三百伴当,脱产学习两年,实习一年,请于昆明城外调拨五十亩荒地,木料铁器若干,用以营造营房与校场,每人岁费米粮4石,另调马10匹,牛12头,猪30头,鸡鸭各60只,调家丁10名充作教习?”沐天波的便宜母亲陈夫人坐在偏厅的主座上,皱着眉头看着沐天波用毛笔在纸上写的条陈。

“另调私塾先生10人,匠户10人充作教习?”

拣选庄户之子之事牵扯甚大,因此偏厅中只有母子二人,沐天波舔着脸上前给陈夫人捏肩,一边解释着条陈上的内容:“拣选的务必是庄户之子,不能是庄头管事之子,岁数也不能太大或太小,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正合适。”

沐天波前几日令昆明六卫每卫选出百户与家丁各一百,当日阅兵沐天波发现与自己料想的一样,云南卫所中的马步军已然不堪用,只有卫所各官的家丁还算可用,卫所中军户逃亡严重,可各卫所中五十多个百户大多都是满编,拣选一下还算有些能战的,与家丁凑凑每卫可凑出一百人,六卫共六百人,沐天波又调了一百家丁,七百人日日在城中操练巡查,倒也有几分气象。

知道后世历史的沐天波知道日后官军在临安前线虽然大败,但叛军也没能打到昆明,现在他操练人马整顿防务不过是安时人之心,并且熟悉军旅生涯罢了,沐天波这几日每日风尘仆仆,倒心疼坏了陈夫人,沐天波现在要人要物也方便了许多。

“岁费米粮4石。”陈夫人有些迟疑,沐天波则有些忐忑。

单算一人每年4石,300人便是一千二百石,合一千二百两白银,往后粮价愈加腾贵,所费更多,大明此时待遇最好的关宁军家丁,每月月饷二两三钱五分,还另外有五斗米的本色,总共将近三两,沐家家丁每月月饷二两,本色米五斗,合计月费二两五,年费三十两,一千二百两够每年多养四十名家丁了,算上十名教习,就是五十名家丁了。

而按沐天波的说法,练的这批半大小子是要充实到府中管事,庄园庄头中去的,还要练上两年,实习一年,就要养上三年,虽没有月饷,但也是所费不菲,这还没算种种其他花费,每日的菜蔬副食肉食,每年衣料被服之类也是不少

“四石不会太多了吗?又不是练家丁。”

“母亲,我沐家府中庄田弊病难以尽诉,管事庄头欺上瞒下,巧取豪夺,庄田中的佃户与府中的仆役被他们欺压多年,这些伴当练成我沐家府中田庄才能如臂指使,总要让他们吃饱才行,日食一升,年底再发些米粮,四石并不算多。”

明代一石为一百二十斤,明代一斤比后世要重,一石合后世将近一百八十斤,日食一升便是一天一斤八两的米,加水蒸熟便是三斤多的饭,古人饭量都颇大,底层人民副食又少,体力劳动下一天吃上三斤多的主食完全不算多。

在沐天波给陈夫人的条陈中,庄户中拣选的伴当能文的便是未来的管事与庄头,能武的便是沐家的家丁,而在沐天波实际的打算中,这些未来的伴当可是未来军队的军官,更是未来屯堡中基层政权的干部,是要当种子粮用的,自然不能让他们饿着。

大明明明人力物力千倍于后金,最后却被后金征服,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人力物力,明清的政权建设只到县一级,县令主簿等官都是三年一任的流官,更下面的衙役胥吏,三班六房的主官等人却世代世袭,被地方上的缙绅大户把持着,这些地方上的大户则控制着广大的农民。

按西方史学界的看法,明清高层是高度中央集权,地方上却是代议制的,县以下的大户把持着地方上行政,司法,征税等权,控制着地方上的人民,并出于自身的阶级性天然地去因私废公,剥削农民,对着赋税上下其手,将自己应当承担的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,去兼并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修仙从好口才开始 我夺舍了恶魔 从五百万次拔刀开始 我真没想盗墓啊 末世之开局选择恶魔果实树 穿过生命的河流 相亲积分制 人在龙族刚成时王 重生之职业打金 假面漫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