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一柄断剑走天涯

第八十七章:太平经典(1/3)

目录

翊棠二人向山下赶路,路上浮屠法师如遇知己般袒露心扉,将自己过往一一道来。

原来,这浪荡军之所以能在江湖中隐匿无声,是因其老巢一直隐在铁佛寺内。而对外一直面世,“德高望重”的“翠微禅师”实则有着另一个身份——浪荡军首。

这一切都要从黄巢起义说起:

唐时,朝廷为保证财政收入,大力打击私盐贩卖,濮州私盐贩王仙芝为抗拒朝廷稽查,四处拜师,学得一身好武艺,并在乾符二年,聚集走投无路的百姓发动起义,对抗朝廷的腐朽统治。

起初响应者众多,影响颇大,义军经过无数场激烈战斗,终在乾符五年不敌战败。

王仙芝虽身死,但义军尚在。同样盐贩出身的黄巢接过“义旗”,四处收纳义军残部,重整旗鼓,继续作战。

针对朝廷强悍军队,黄巢自创战法,采用流动作战方式,避实击虚,惹得当时朝廷很是头疼。不过这种战术十分有效,很快就动摇了唐朝统治,并在中和元年顺利攻入长安,建立“大齐”。

彼时军队已有百万之众,这些朝廷眼里的草民流寇,在“冲天大将军”黄巢带领下,攻克长安。军队军纪严明,闾里晏然。入城后更是整众而行,不剽财货,并向贫民分发财物,因此深受百姓爱戴。

然而,其中不乏爱慕虚荣、巴结权贵之人,他们暗中私通朝廷、临阵叛敌、倒戈相向,导致义军战败溃逃。

“冲天大将军”黄巢在部卒拼死掩护下,勉强逃脱,途中被闻讯赶来的部将张全义所救,二人前往潭州投奔其侄——黄皓。

不料黄皓竟是贪生怕死之辈,为求荣华富贵,趁其不备,斩下首级,率众归附朝廷。

“想不到,竟有如此负心之人。”翊棠听得入神,趁着他伤感喘息之际,发出感叹,但还是好奇他为何相助于己,于是又问道:“可这与今日之事有何联系?”

浮屠法师暗自擦泪,长舒口气,继续说着:“实不相瞒,当初帅兵救驾的正是家父……”

原来,这张全义是个知恩图报之人,针对黄皓杀害冲天大将军之事,一直耿耿于怀,可是苦于手中兵权已被剥夺,自知黄皓武功在己之上,若贸然行事,非但不能为大将军报仇,恐会平白丢了性命。

于是一直忍辱负重,随其入朝为官。然而直至黄皓叛变,也始终找不到机会。

这黄皓杀害朝廷节度使兵变后,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,杳无音信。张全义为寻其迹,辗转于各势力之间,只为打探消息,却终不得志,最后忧郁而亡。

浮屠法师为告祭家父在天之灵,继承遗志,为掩人耳目,曾官至上将军的他假意谋反,随后诈死,“归隐”江湖。好在,上天有眼,终让他在铁佛寺中找到线索。

浮屠法师游历四方,看似闲云野鹤般自在,却始终不忘父仇。他悟性颇高,因此在江湖中结交许多好友,又愿与高僧论法,无不取胜。后在一次佛法大会中第一次来到铁佛寺。

自幼追随父亲,因此对黄皓长相深入骨髓。虽然时光逝去,自己已从少年步如中年,经岁月风尘、江湖洗礼,如今容貌早已改变。再见时,黄皓已年事颇高,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。

只是如今的黄皓不知何故,竟摇身一变,成了这铁佛寺的“翠微禅师”,浮屠法师安耐心中欣喜,本想等众人散去再行报仇。但随着佛事进行,他发觉事情并非如此简单。

这寺中教众虽都是和尚打扮,但行为做事颇具江湖气,皆是习武之态,为一探究竟,佛法大会上故意败北,随后欲拜入门下。在众人撮合中,翠微禅师难以推辞,便顺理成章的进入寺门。

起初,自己并不受禅师信任,多数时候都是让他留在寺中,对外代行主持之事,而他自己也只有在一些大型盛会上才会出现,其他时间都遁入后山修行。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从忍界开始机械飞升 活体战舰 反派boss:从东方不败开始 我前妻是大明星 诸天从功夫熊猫开始 我十世帝王身份被曝光,灵气复苏 诸天:魔幻世界从指环王开始 精灵:我转生成了百变怪 时空穿梭之无尽的副本世界 成为病弱女修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