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

22、底子挺厚实(1/2)

目录

管理员们吃的油不见得是压榨一级,可他们压榨出来的思想火花可是顶级的。

朱厚照是皇帝耶,有没有这个魄力?

后世闹革命的领袖也不都是无产阶级啊,很多还是富裕家庭,出身一点也不低。

明朝最大的问题是朱元璋见识太少水平太低,制定了过于繁琐的社会规则,后世的朱氏子孙慑于祖宗家法束手束脚,所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。

朱厚照正好有这个机会,不改变他的江山也会丢,实践证明在明朝内部改革没有出路,看看张居正就知道了,积重难返,扭不过来的。

其实是一开始的道路选择就出了问题,合作伙伴没选对,向着悬崖狂奔,跑得越快死得越快,想改道又会翻车。

不就是造自己的反嘛,可行啊,反正朱厚照就是一个昏君,也不愿意勤政,不如弄个君主共和,然后将皇产变成自增值的体系,那样他怎么花差都没问题。

要将统治阶层换一遍,现在的士大夫阶层不行,他们的屁股坐歪了。

切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就行了,人还是那样的人,都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,到了那份上他们的作为就不一样。

说一千道一万,还是社会环境问题,得营造那样的社会环境。

这些对照哥来说都不是问题,宗室问题可以利用农民起义兑子,土地兼并并不会影响工业的发展,等工业发展了再回过头来干掉地主阶级就行了。

外部环境也适合,倭寇并没有发展起来,北边的小王子也还不够强盛,以正德朝边军的水准还是能顶住北方游牧民族,边事真正开始败坏是万历的事,复套的出尔反尔让山西帮离了心,从此山西帮开始大量走私关外。

卧槽,原来照照拿到的还算是一副好牌哟。

文臣武将一点都不缺,社会也还好,只要方向找对了,正德朝绝对有出路,关键是朱厚照不能早死。

历史上他也开眼看世界啊,学了十几门外语,你以为是吹的乜。

还接见过葡萄牙的使节,不用翻译,不说明朝,就是放到我大清麻子也做不到这份上。

想想,前七子,气学,心学,还有唐伯虎、文征明、祝枝山那一票,这阵容,一点也不比文艺复兴那批大枷弱哦。

工业革命要科技啊!

说点你们不知道的,正德年间搞工业革命都不用攀科技树,我们来看看,火炮火药火枪有木有?明朝已经开始用焦炭炼钢了,只不过中国的铁矿含硫量太高,所以无法突破,但明朝中期的冶练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。

数学水平很高,王文素了解一下,这还是民间的,那些更历害的估计在永乐大典里,后来被野猪皮的子孙给烧了。

还有,明朝已经有疫苗了,写出《瘟疫论》的吴有性不就是朱厚照的首席御医吴杰的后代么,都一个地方的人,哪那么多巧合。

明朝中期也有了事实上成型的外科,连外科手术的工具都是成套齐全的,也就差个麻醉剂。

《天工开物》里面描述的机械这时候都有了,特别是水力机械,《王桢农书》里面都有,珍妮纺纱机跟它们一比就是个弟弟。

第一个土法水泥蜃灰的详细工艺记载在《弘治温州府志》里面,编写府志的那家伙现在还是正德的待讲官,王瓒,丁忧回家寻访到的民间技法,还描述了窑口怎么弄,烧制的过程也记下了,这次罢经筵王瓒就该下岗了,把他丢去搞水泥绝对有前途。

看样子条件很成熟了嘛,应该可以搞搞。

你们是不是对真人秀产生了误会,爽就完了,又不是《xx启明》。

不,朱厚照的条件可比那帮人更好,他是皇帝,想怎么干都行,可以名正言顺地集全国之力。

朱厚照终于收回了失焦的目光,奇了怪了,好像剧情的主线被带歪了,工业革命不应该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莽荒纪之赤芒 我写的剧本可以影响现实 神豪从刮刮乐开始 全民修炼: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 红楼贾府 荣耀机械师 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木叶稳健王 暮夜良人 一介凡俗入圣超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