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签到大明首席昏君

79、看见了一角(1/2)

目录

信心有了,架子还是空的,仔细一盘算,想动韩文和张懋,朱厚照的实力差老远。

张懋掌握后军都督府这么多年,走私的收益足够养肥一群党羽,想跟他来硬的,朱厚照确实还嫩了些。

万一他鼓动京营哗变该怎么办,丘八手里拿着刀枪,可不跟人讲道理。

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的谋划没有成功呢?

朱厚照对照了一下,原来的历史轨迹自己并未觉悟,而刘瑾权势更大,早早地将韩文赶回了老家。

没了事发的风险,也没了执行的渠道,再加上朱厚照一直远离皇宫,这个办法不好弄。

于是朱厚照熬死了兴王,又熬死了张懋,对了,朱厚照还伙同江彬一起去英国公府吊唁,从英国公府讹到了五千两黄金。

五千两黄金啊,折合白银十几万两,为了承袭,英国公府眼都不眨一下就拿出来了,钱那么好赚的吗?朱厚照当时竟然没有警觉。

直到朱厚照一意孤行赶走了吴杰,身边缺少一个明眼人守护,于是明武宗就挂了。

难怪嘉靖死都不吃宫里的药,他是怎么上位的心里能没数吗?心理关都过不了。

这也解释了张太后为什么到了嘉靖朝还敢那么作,而嘉靖又一直忍着她。

手里握着嘉靖的把柄呢,或者应该说是同谋。

杨廷和是不是也从明武宗之死发现了什么,所以他敢跟嘉靖硬刚,而嘉靖捏着鼻子忍了许久。

可能性很大,后来清算江彬是杨廷和主持,吴杰是啥事也没有,安全脱险,致仕了。

想到这里,朱厚照下意识地看了吴杰一眼,此人还真是自己的保命符,得随身携带。

被朱厚照莫名其妙地盯了一眼,吴杰也有些不自然,再加上钱安又进来了,他便提出告退。

但朱厚照没让他走,而是令其随驾左右,至于太医院,朱厚照会下一道敕命,吴杰升太医院院使,一下子出头了。

其实孝宗已经对太医院动过刀子,宪宗的死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,吴杰就是受益于此才进了太医院。

吴杰是从民间考上来的。弘治年间孝宗广集民间名医至京城,由礼部考核,吴杰当时拔了头筹。

当时最好的去处是御药房,外快多油水厚。

可吴杰却退而求其次,主动要求进入太医院,因为他认为不时常看病会失去对疾病的敏锐,医术也会变得陈旧不合时宜。

不得不说,相较于刘文泰千方百计逃离太医院,吴杰的操守更符合一个医生的身份。

但也有一条隐藏着的原因,吴杰不是医户,属于外访保举,不受医户的限制。他的儿子后来一个中了进士,两个中了举人,可比刘文泰宽裕多了。

刘文泰的医术不好吗?不好能编写《本草品汇精要》那样的经典来?

可他被医户卡死了,别人就有了拿捏他的抓手。

宪宗和孝宗与其说死在被人暗算,还不如说是被明朝的户籍制度给害了。

而对于朱厚照而言最好的办法是从制度上着手,把隐患给消除掉。

又是要对祖宗家法动刀子啊,可以想见阻力会有多大,但昏庸度就有了。

盐业还没解决呢,灶户的问题其实是弊端的根源,如果没有灶户卡着,盐业改革的阻力就去了大半。

明眼人都知道,灶户的生产积极性被抑制了,多劳不多得,又无法脱身,不出问题才怪。

饭要一口一口地吃,只有搞定了张懋和韩文才能借机撬动盐改的大门。

看来确实应该去拜访一下淳安大长公主了,王钟英不会无的放矢,她说二老能镇住军方和勋贵,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

但也不能这么贸贸然上门,多少年不走动的亲戚,猛然间亲近起来太突兀,只会惹来有心人的注目。

不知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莽荒纪之赤芒 我写的剧本可以影响现实 神豪从刮刮乐开始 全民修炼: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 红楼贾府 荣耀机械师 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木叶稳健王 暮夜良人 一介凡俗入圣超神